| |
|
|
|
|
•信息与通信工程 (0810) |
|
信息与通信工程博士点是宁波大学首批一级博士点之一,博士点依托"信息与通信工程"浙江省省属高校重中之重学科,拥有一支富有创新精神、团结协作的科研学术队伍,现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4人,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重点资助培养人员2人,第一、二层次入选者9人,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6人,宁波市"4321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入选者4人;浙东学者1人、甬江学者1人;30位博士研究生导师(含校外兼职博导1人)。本学位点设拥有博士后流动站,并依托"多媒体通信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新型通信与信息技术国家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浙江省移动网络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嵌入式系统浙江省联合重点实验室"。近5年本学位点获得国家级项目69项,省部级项目近百项,科研项目经费总额达6900余万元;获国家、省部级奖13项,其中"新型红外硫系玻璃制备关键技术及应用"获得国家发明二等奖,"无线多媒体通信传输与终端系统关键技术的创新及应用"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已发表SCI/EI/ISTP收录论文700余篇;出版各类学术专著和教材10余部;获发明专利和软件著作权授权近150项。 博士点负责人蒋刚毅,星际国际网址官网教授、博士生导师。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重点资助培养人员。现任浙江省信息与通信工程重中之重学科带头人,宁波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优势特色学科带头人,《电路与系统学报》编委。主要研究方向为多媒体信息处理与通信,研究领域为三维音视频理论、图像与视频质量评价、视频图像压缩与流媒体通信技术。 |
|
|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081001) |
|
主要从事以信息传输、信息网络及信息处理为主体的无线与移动通信系统与应用研究,包括新一代移动通信中的多载波传输技术、多天线MIMO技术、信道自适应技术、抗干扰技术、认知技术、无线资源管理和跨层优化设计技术、移动互联网及智能终端技术、智能射频系统、射频功放线性化技术等。 主要博士生导师:李有明、郑紫微、刘太君、王让定。 |
|
|
|
•信号与信息处理(081002) |
|
主要从事面向网络通信的音视频处理与传输、数字内容安全、信号检测与获取等方面的研究,包括三维视频系统理论与技术、音视频编码与传输、图像与视频质量评价,信息隐藏与信息安全、隐秘通信及数字媒体安全传输、版权保护和完整性认证技术,智能仪表仪器的信息获取、处理、测量等的理论与关键技术及其应用。 主要博士生导师:蒋刚毅、郁梅、邵枫、周亚训、姜桂艳。 |
|
|
|
•移动计算与人机交互(0810Z1) |
|
主要从事无线环境下计算机或智能终端设备的数据传输及资源共享,并进行系统与用户互动的技术与应用研究,是移动通信和计算技术的交叉领域,目标是将有用、准确、及时的信息以多模态、虚拟化、智能化等交互方式提供给用户,具体研究包括移动服务、时空数据管理、传感器网络与信息融合、自然交互、视觉感知、移动终端图形图像技术、增强现实、情感计算等。 主要博士生导师:赵杰煜、刘箴。 |
|
|
|
•量子信息与通信 (0810Z2) |
|
量子信息与通信是研究各种量子相干特性、量子计算、量子编码和量子信息传输等, 并探索量子信息技术在现代通信中的应用,以及相应器件的设计、制造、测试和应用等。该研究方向是由量子力学、信息科学、光学等多学科相结合形成的交叉学科专业,研究内容较为广泛。根据国内外量子信息与通信领域的科研与技术的发展动态结合理学院物理系的创新特色,主要从事如下三个方向的研究:量子信息与量子调控、光电子功能材料与器件、非线性信息处理与器件。 主要博士生导师:诸跃进、潘孝胤、周骏、段香梅、王能平、余洪伟、华达银。 |
|
|
|
•微纳信息系统 (810Z3) |
|
主要从事微纳信息系统的基础理论及其应用问题研究,包括集成电路基础理论、CMOS低功耗SoC设计,集成电路设计自动化、纳米芯片设计技术、微纳高性能集成电路设计、结构化ASIC设计方法、可重构芯片设计方法、量子器件与设计、纳米传感器设计研究,传感元件与信号处理芯片集成、SiP(System In Package)设计技术等,以及微纳信息系统技术在微纳通信、微纳网络、微纳信息计算等应用系统的研究。 主要博士生导师:夏银水、汪鹏君、胡建平。 |
|
|
|
•信息功能材料与器件 (0810Z4) |
|
该学位点在多学科交叉的基础上结合当代科学技术的前沿,发展极富创新和挑战的新领域。主要围绕信息的获取、传输、转换、处理和存储等高科技前沿领域,主要开展无机光电功能玻璃和晶体、光纤、波导、薄膜等器件制备及性能领域研究。 主要博士生导师:聂秋华、徐铁峰、夏海平、戴世勋、董建峰、简家文、周亚训、王训四、谭瑞琴、陈红兵。 |
|
|
|
•信息与通信工程 (0810) |
|
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是宁波大学的传统优势特色学科,在浙江省高校重中之重学科一期建设的大力支持下,得到了飞速发展。该学科在2001年新增为硕士学位授予点;2003年被评为浙江省重点扶持学科;2004年被评为浙江省重中之重学科;2005年又新增为一级硕士学位授予点;2006年获批"多媒体通信"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2007年获批了"通信与信息系统"二级学科博士点,同时获批"嵌入式系统"浙江省联合重点实验室;2009年宁波大学成为首家获得教育部学科创新引智基地的地方高校,实现了国家科技进步奖、教育部科技进步奖和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的历史性突破,获得了浙江省科学技术一等奖; 2010年获批"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博士点,并获批浙江省移动网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 通过引进和培养高水平学科人才,持续开展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本学科已建立起一个稳固的人才集聚和科技创新体系,目前拥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3名、浙江省151人才第一层次和重点资助培养人员2名,正高18名、博士生导师11名、并获得浙江省高等学校创新团队立项建设,主持国家科技重大专项、973重大基础研究前期、国家基金重点项目、863目标导向项目以及各类国家级科研项目共40项,各类科研经费2211.5万元,SCI/EI检索论文621篇,发明专利授权145项,成功获批"新型通信与信息技术"国家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本学科分五个特色方向:无线通信与移动互联网,多媒体信息处理与通信,数字内容安全与隐秘通信,移动计算与人机交互,信息功能材料及器件。 无线通信与移动互联网:以现代无线通信传输理论为基础,以无线通信与终端技术原始创新为目标,在宽带信道传输和串音干扰模型,多天线移动通信接收机同步、信道估计与干扰抑制等方面取一系列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研究成果;在基于共性平台研发支撑关键组件,终端信息交互系统等技术的推广已取得重大进展,2011年获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与国内多家IT骨干企业紧密合作,着力解决电子通信产业中的关键技术问题,形成的系列产品产生很好经济效益,产学研合作成果获得2009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多媒体信息处理与通信:建立了较完整的三维视频信号处理的基础理论,取得了一系列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研究成果,并在国内率先开发成功立体视频流媒体点播系统,形成了在三维视频国际标准制订中的技术优势,获浙江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成功研发高分辨率网络数码显微镜、全自动显微镜、无线数码显微镜互动系统等系列产品,产品远销世界各地;产学研合作成果获得浙江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和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信息隐藏与通信:形成了多媒体的大容量信息隐藏、集群式版权保护研究体系,研发了具有保密语音隐藏功能的系统与嵌入式点播终端;建立了因特网及传感网的安全架构模型,设计了防御网络攻击的冗余分解追溯、过滤方案、融合路径追溯以及基于自治系统的通信流校验架构等;提出了动态构造安全数据流的概要结构,实现数据流的安全分类、聚类和异常检测等。 移动计算与人机交互:提出了结合运动信息与表观特征的行人检测方法,建立了融合多种生物特征的识别系统以及融合语音、图像识别的三维虚拟人系统;实现了适合人机自然交互的快速人脸特征提取和情感计算模型,成功应用于WEB服务;开发了面向移动终端的增强现实系统。 信息功能材料及器件:形成了完整的自主知识产权特种玻璃及光纤制备技术体系,提出了掺铒碲基光纤放大器理论模型并自组装光纤放大器模块,获浙江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运用现代过冷液体理论探索功能玻璃材料形成机制,指导新型红外功能玻璃的制备,产学研成果取得了明显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
|
|
|
•通信与信息系统 (081001) |
|
通信与信息系统是2001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硕士学位授予点,是浙江省省属高校重中之重学科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隶属于2006年获批的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硕士点。学位点依托教育部工程中心、浙江省重点实验室、浙江省省级工程技术中心、宁波市重点实验室。 学位点主要开展移动通信与宽带无线通信、新一代移动通信网关键技术、通信终端软件技术、无线射频技术、光纤无线电技术、多媒体通信、网络通信与信息安全、光通信新技术、光纤传感技术、红外信息系统等方面的理论研究和技术开发工作。承担和完成多项国家级科研项目,获得多项国家和省部级科技奖励。 学位点负责人徐铁峰,星际国际网址官网教授、博士生导师。学位点共有导师40人,其中教授13名、研究员6名。学位点现有4个研究方向:无线通信技术、光通信技术、多媒体通信与信息安全、红外信息系统。
|
|
|
|
•电路与系统 (080902) |
|
电路与系统是2003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硕士学位授予点,是浙江省省属高校重中之重学科、宁波市重点学科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学位点依托教育部工程中心、浙江省重点实验室、浙江省省级工程技术中心、宁波市重点实验室。 学位点结合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学科前沿,开展低功耗VLSI电路设计技术、新型数字逻辑电路实现方法、数字系统设计与专用集成电路设计、多媒体嵌入式系统、嵌入式终端软件、高分辨率数码成像系统、多媒体信号处理与图像系统等方面的研究与应用开发工作。承担和完成多项国家级科研项目,获得多项省部级科技奖励,强调产学研相结合,注重实用化、本地化,依托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研发力量,带动本地企业发展,形成了自身特色。 学位点负责人夏银水,星际国际网址官网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学位点共有导师22人,其中教授4名、研究员2名。学位点现有3个研究方向:集成电路设计、电子系统设计与开发、微纳系统设计。 |
|
|
|
•信号与信息处理 (081002) |
|
信号与信息处理是2005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硕士学位授予点,是浙江省省属高校重中之重学科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隶属于2006年获批的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硕士点。学位点依托教育部工程中心、浙江省重点实验室、浙江省省级工程技术中心、宁波市重点实验室。 学位点主要开展数字音视频处理、通信信号处理、信息融合技术、数字信号处理系统等方面的研究与应用开发工作。承担和完成多项国家级科研项目,获得多项省部级科技奖励,强调产学研相结合,注重实用化、本地化,依托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研发力量,带动本地企业发展,形成了自身特色。 学位点负责人蒋刚毅,星际国际网址官网教授、博士生导师。学位点共有导师17人,其中教授6名、研究员1名。学位点现有3个研究方向:数字音视频技术、通信信号处理、数字信号处理系统。
|
|
|
|
•计算机应用技术 (081203) |
|
计算机应用技术是2003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硕士学授予点,是浙江省省属高校重中之重学科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学位点依托教育部工程中心、浙江省重点实验室、宁波市重点实验室。 学位点在机器学习、机器视觉、自然计算、人机交互、数据挖掘与决策支持、多媒体信息检索;图像处理、虚拟现实、数字娱乐;终端应用软件、嵌入式软件设计;信息融合与处理、智能系统与控制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研究特色。承担和完成多项国家级科研项目,获得多项省部级科技奖励。 学位点负责人赵杰煜,星际国际网址官网教授、博士生导师。学位点共有导师21人,其中教授8名、研究员2名。学位点现有3个研究方向:图形图像与人机交互、移动计算与网络应用、数据处理与知识发现。 |
|
|
|
•电子与通信工程 (085208) |
|
电子与通信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点是2009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硕士学位授予点,是浙江省省属高校重中之重学科的主要研究方向。学位点依托教育部工程中心、浙江省重点实验室、宁波市重点实验室,由星际国际网址官网负责培养。本学位点具体分为四个方向,各方向依托所在科研团队,形成了自己的研究特色。承担和完成了多项国家级科研项目,先后获得多项省部级科技奖励。 学位点现有五个研究方向:无线通信技术、移动互联网与终端软件、物联网与检测技术、光电工程与传感技术。
|
|
|
|
•集成电路工程 (085209) |
|
集成电路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点是2010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硕士学位授予点,是浙江省省属高校重中之重学科的主要研究方向。学位点依托教育部工程中心、浙江省重点实验室、浙江省工程中心、宁波市重点实验室,由星际国际网址官网负责培养。本学位点具体分为3个方向,各方向依托所在科研团队,形成了自己的研究特色。承担和完成了十余项国家级科研项目,先后获得多项省部级科技奖励。 学位点现有五个研究方向介绍:集成电路设计、电子系统设计与集成电路应用、嵌入式系统设计和应用、无线通信技术与集成电路应用、传感技术与物联网。
|
|
|
|
•计算机技术 (085211) |
|
计算机技术是2010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硕士学位授予点,是浙江省省属高校重中之重学科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学位点依托教育部工程中心、浙江省重点实验室、宁波市重点实验室。 学位点在机器学习、机器视觉、自然计算、模糊推理、数据挖掘与决策支持、多媒体信息检索;图像处理、虚拟现实、数字娱乐;终端应用软件、嵌入式软件设计;信息融合与处理、智能系统与控制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研究特色。承担和完成多项国家级科研项目,获得多项省部级科技奖励。 学位点现有五个研究方向:虚拟现实与动漫设计、大数据技术、可信软件与网络安全、嵌入式软件与应用、系统集成与智能控制。
|
|
|
|
|
|
|
| |